在考研经济学的激烈竞争中,山东大学807经济学原理因其涵盖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双重维度,成为考生备考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基于历年真题规律与教学经验,系统解析2020年考题的核心考点,提炼应试策略,为考生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复习指引。
一、2020年真题结构与高频考点解析
2020年山东大学807经济学原理延续了“基础性与综合性并重”的命题风格,试卷由6道简答题(60分)、2道计算题(30分)、3道论述题(60分)构成。高频考点呈现以下特征:
1. 微观经济学:需求弹性与市场均衡的联动分析
真题中多次涉及“供求理论”与“市场结构”的结合应用。例如,一道计算题要求通过税收变动推导均衡收入变化(如2019年真题中的税收函数T=0.2Y与T=0.25Y对比),考生需熟练掌握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与税收的三角关系,并运用代数模型快速推导。此部分需重点复习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2-4章,并配合张东辉《西方经济学习题集萃》强化计算题逻辑。
2. 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工具的复合考核
2020年论述题聚焦“新凯恩斯主义AS-AD模型对供给冲击的响应机制”,要求考生结合图形分析名义工资黏性与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双重影响。此类题目需从短期价格刚性与长期供给弹性的双重视角切入,建议参考曼昆《经济学原理》中总供给曲线移动的经典案例,并提炼答题模板以应对复杂论述。
3. 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理论的现代诠释
简答题“相对剩余价值如何通过超额剩余价值实现”,要求考生从个别企业技术创新推广至全社会生产率提升的逻辑链条展开论述。复习时应以于良春《政治经济学》为核心,对比逄锦聚教材中的劳动价值论异同,并积累“技术垄断→超额利润→行业平均化”的三段式例证。
二、应试技巧:从知识记忆到策略突破
1. 简答题:结构化答题法提升得分效率
以“汇率与净出口的相互作用”为例,需采用“定义→机制→实例”框架:
2. 计算题:模型化思维破解复杂变量
例如购买乘数推导,需建立三部门经济恒等式Y=C+I+G,并通过边际消费倾向(MPC=0.8)与税率(t=0.2)联立求解。建议考生将高鸿业教材课后习题按“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索洛增长模型”分类专项训练,形成条件反射式解题能力。
3. 论述题:跨章节整合与热点关联
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特征”等题目,需串联政治经济学所有制理论与当代“共同富裕”政策实践。例如,引用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表述,结合山东地方国企改革案例,增强论述时效性。
三、备考策略:三阶段递进与资源优化
1. 基础夯实阶段(3-6月)
2. 强化突破阶段(7-9月)
3. 冲刺模拟阶段(10-12月)
四、常见误区与纠偏建议
1. 忽视政治经济学权重:2019年大纲新增政经内容后,其分值占比已提升至30%,需避免“重西经轻政经”的复习倾向。建议每日抽出30分钟背诵于良春教材中的核心论断(如“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
2. 机械刷题缺乏归纳:部分考生盲目追求习题量,却忽视真题规律。应通过“考点—题型—解题步骤”三维度分析错题,例如将“市场均衡计算题”细分为税收、补贴、价格管制等子类,提炼通用解法。
山东大学807经济学原理的备考,本质是对经济学思维体系的系统性建构。考生需以真题为镜,映照知识盲点;以方法论为剑,破解题海迷障。唯有将理论研习、策略优化与心理调适三者融合,方能在考场上实现从“知识存量”到“分数增量”的质变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