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语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重要科目,其命题规律与备考策略始终是考生关注的焦点。2017年考研英语真题在题型设计、考点分布和难度把控上具有典型性,既体现了对考生语言能力的综合考查,又暗含了高频考点与难点突破的关键方向。本文将从词汇、阅读理解、翻译与写作四大板块出发,结合真题实例与备考策略,系统解析高频考点,并提供科学、可操作的突破方法,助力考生提升备考效率。

一、高频考点解析与命题趋势

2017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_高频考点与难点突破策略

1. 词汇与完形填空:语境化考查与逻辑关联

2017年真题的完形填空(Use of English)部分,围绕“拥抱对健康的影响”展开,重点考查考生在语境中辨析近义词、逻辑连接词及固定搭配的能力。例如,首句“Could a hug a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中的逻辑关联词“Besides”(选项B)需结合上下文“helping you feel close and connected”选择,强调“除了”情感联系外,拥抱还有健康益处。此类题目需考生掌握以下能力:

  • 词汇深度:熟词僻义(如“game”在2010年真题中意为“猎物”)和学术词汇(如“oxytocin”“bonding hormone”)的积累。
  • 逻辑分析:通过连词(however, therefore)、代词指代和语义转折判断选项。
  • 语境推理:结合段落主旨与微观语境,排除干扰项。
  • 难点突破策略

  • 分频记忆法:优先掌握考研高频词汇(如历年真题中重复出现的“perceive”“susceptibility”等),结合例句强化应用。
  • 完形三步法:通读全文把握主题→分段分析逻辑关系→代入选项验证合理性。
  • 2. 阅读理解:长难句与命题陷阱

    2017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_高频考点与难点突破策略

    阅读理解占比40%,是得分核心。2017年真题阅读文章多选自《自然》《经济学人》等外刊,题材涵盖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长难句密集且隐含命题陷阱。例如,文本中出现的倒装句“Never before has it served so much...”需快速识别主干(it has served)并理解强调含义。高频考点包括:

  • 长难句解析:嵌套从句(如定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分词结构与倒装句。
  • 题型规律:细节题(定位原文同义替换)、主旨题(首尾段及转折句)、推理题(隐含逻辑关系)。
  • 难点突破策略

  • 长难句拆分法:标记主谓宾,剥离修饰成分(如插入语、状语),化繁为简。例如,“The study...has concluded that...”可简化为“Study concludes that...”。
  • 真题精析法:对错题进行归因分析(如误读题干、忽略限定词),总结常见陷阱(如绝对化表达、偷换概念)。
  • 3. 翻译与写作:语言转换与表达规范

    翻译(英译汉)要求精准传递学术化表达,如2017年真题中“oxytocin...promotes attachment in relationships”需译为“催产素促进人际关系中的依恋”。写作则强调逻辑连贯与语言规范,小作文(如建议信)需注意格式与礼貌用语,大作文(图表分析)需掌握数据对比与趋势模板。

    难点突破策略

  • 翻译四步法:通读句子→划分意群→调整语序→润色表达。例如,被动句“it is suggested that...”可译为“研究表明...”。
  • 写作仿写训练:背诵高分范文的框架句(如“The chart illustrates a striking trend...”),积累同义替换词(increase→surge, decrease→plummet)。
  • 二、备考策略与资源整合

    1. 分阶段复习计划

  • 基础阶段(3-6月):以词汇与语法为核心,使用真题高频词表(如“perceive”“conclude”)和长难句手册夯实基础。
  • 强化阶段(7-9月):精研近十年真题,按题型分类训练,总结错题本。
  • 冲刺阶段(10-12月):模拟考试环境,限时完成套题,强化写作模板与翻译技巧。
  • 2. 资源高效利用

  • 真题价值最大化:至少完成三遍真题训练:第一遍限时模拟,第二遍逐句精读,第三遍错题重做与考点归类。
  • 外刊拓展阅读:通过《经济学人》《科学美国人》等提升阅读速度与学术词汇量,关注科技、教育、环境类话题。
  • 3. 心理调适与时间管理

  • 碎片化学习:利用手机APP(如“墨墨背单词”)巩固词汇,每日投入30分钟。
  • 压力缓解:通过运动、冥想调节情绪,避免因单一科目焦虑影响整体进度。
  • 结论

    2017年考研英语真题的解析揭示了一条清晰的备考路径:以高频考点为纲,以真题精析为基,以策略突破为刃。考生需在词汇深度、长难句解析与写作表达三大领域持续发力,同时注重资源整合与心理建设。唯有将理论分析与实练相结合,方能在竞争激烈的考研英语中脱颖而出,迈向理想的学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