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考MBA联考的过程中,真题不仅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工具,更是把握命题规律的核心资源。通过分析2016年MBA联考真题,考生可精准定位高频考点,并制定高效的应试策略,从而在有限时间内实现分数最大化。
一、2016年MBA联考高频考点解析
1. 逻辑推理:形式逻辑与论证分析并重
逻辑部分的核心考点集中在形式逻辑推理和论证有效性分析两类题型。例如,2016年真题中出现的“承诺兑现”问题(如“如果天不下雨,我一定去听音乐会”),需通过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逻辑转换解题。另一高频题型是因果论证分析,如“斑马条纹识别机制”题目,要求考生运用排除法排除干扰选项,抓住“现象解释”类题目的本质。备考时需重点掌握:
2. 数学:应用题型占比突出
数学部分的三大高频模块为应用题(占比约35%)、几何与代数(各占25%)。2016年真题中,涉及利润计算、行程问题的应用题需通过建立多元方程求解;几何题则侧重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与平面几何的相似三角形判定。备考策略包括:
3. 英语:阅读理解与写作双核心
英语真题呈现“经济类与社会文化类文章主导阅读,图表作文强调数据”的特点。2016年阅读题中,涉及“企业创新战略”的经济类文章占比达40%,解题需掌握同义替换和段落主旨归纳技巧。写作部分的小作文(书信)和大作文(图表分析)则要求:
4. 写作:论证有效性与论说文的结构化表达
写作真题中,论证有效性分析常考“数据误用”和“概念混淆”,例如2016年题干的“技术革新速度加快必然导致资源浪费”需指出其假设不成立。论说文则强调立意深度与案例适配性,如“企业社会责任”主题可引用“共享经济模式的社会效益”等新型案例。
二、基于真题的应试策略优化
1. 真题的阶梯式训练法
2. 高频考点的关联性学习
3. 动态调整的备考计划
三、考场实战技巧与心理调适
1. 答题顺序的优化组合
2. 心理韧性训练
结论
2016年MBA联考真题揭示的命题规律表明,考点集中化与能力交叉化已成为核心趋势。考生需以真题为纲,通过“诊断—突破—模拟”的三段式训练,将高频考点转化为得分优势。动态调整策略与心理韧性培养,是应对复杂题境与考场压力的关键。唯有将系统性分析与实战技巧结合,方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